网站地图|收藏本站|在线留言|腾讯博客|新浪博客您好,欢迎来到凤谷官网!

凤谷

新型烧结技术突破者Regenerative furnace expert

全国咨询电话0510-88818999
180-5158-2312

更少能源更多能量

联系凤谷Contact

咨询热线:0510-88818999

传真:0510-81181515

邮箱:wxfggyl@163.com

地址: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智慧路33号华清创意园1栋6楼

石墨烯增强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提升10%以上[ 07-14 09:00 ]
近日,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发中心与哈尔滨工业大学(以下简称“哈工大”)共同研制出“石墨烯纳米增强新型复合材料”,这个材料在传统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力学性能提升了10%以上,开启了碳纤维复合材料新革命。
石墨烯装置让物体红外“隐形”[ 07-13 08:52 ]
科学家们已经开发出一种极其轻薄又柔韧的薄膜,能“瞒过”红外摄像机,能使热的物体看起来冷,而冷的物体看起来暖。这种材质还可以让物体披上一层“迷彩服”,从而获得与背景相同的温度。
石墨烯电池为什么没有取代锂电池成为电动车的电池?[ 07-12 16:51 ]
石墨烯电池在可预见的将来,都不太可能取代锂电池。一方面,技术还不成熟。另外一方面,成本还降不下来。除此之外,在安全性,稳定性等很多方面,都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且,就算石墨烯电池真做出来并大规模应用了,也未必就能应用在电动车上,取代目前流行的锂电池。
石墨烯材料在抗菌纳米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应用展望[ 07-10 16:44 ]
最近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化学和生物分子工程学院Dr. Karahan(第一作者),陈元教授(通讯作者)和新加坡制造技术研究所魏军博士等作者合作撰写了综述对当前石墨烯材料在抗菌纳米医学领域的研究做了系统的归纳总结。
快充真的伤电池吗?[ 07-09 16:39 ]
关于纯电动新能源车的续航问题,大家知道可通过能量回收系统和快充模式的应用,有效地提升了纯电动车的续航能力。同时也引出了另一个问题:快充真的伤电池吗?
石墨烯宏观组装体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07-08 08:00 ]
7月3日,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朱宏伟教授课题组在《先进材料》(Advanced Materials)上发表了题为《基于仿生矿化过程合成可再造型、自修复的多功能石墨烯复合材料》(Synthetic Multifunctional Graphene Composites with Reshaping and Self-Healing Features via a Facile Biomineralization-Inspired Process)的研究论文。该论文提出了一种室温下快速合成多功能石墨烯宏观组装体的方法。通过调节水分含量调控石墨烯组装体的软硬状态,实现反复造型功能及可回收性,有望用于石墨烯材料的多维多尺度快速加工与成形。
我国成功研制石墨烯纳米增强新型复合材料[ 07-07 08:00 ]
近年来,碳纤维复合材料由于重量轻、耐高温等特点,在航天航空等众多领域越来越受到垂青。
新型三氟化铁阴极将锂电池蓄电量提升3倍[ 07-06 08:47 ]
近日,美国马里兰大学、能源部国家实验室与美国军方研究人员合作研发出一种新型阴极纳米材料锂电池,其能量密度达到现有商用锂电池的3倍,该研究成果发表于《自然通讯》期刊。
NATURE: 石墨烯材料可以克服等离子体传播极限[ 07-04 08:59 ]
等离子体激元有可能使光子器件小型化,但通常是短暂的。显微镜显示材料石墨烯中的等离子体激元可以在低温下克服这种限制。 等离子体的电子振荡可以将光限制在纳米尺度并进行操纵,但等离子体激元会造成能量损失。光限制越严格,等离子激元的寿命越短。这是这些振荡的实际使用中的主要障碍。
碳纳米管和石墨烯在储能电池中的应用[ 07-03 09:36 ]
自碳纳米管在1991年被Iijima报道以来,这种具有一维纳米尺寸的管状碳材料以其独特的力学、电学、热学及光学特性,在电极材料、医学、储氢装置和催化剂等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锂离子电池领域是碳纳米管最具潜力的应用方向之一。
意大利科学家“看见”单原子催化石墨烯生长[ 07-01 08:44 ]
石墨烯是一种非常薄的二维材料,仅由单层碳原子组成。石墨烯因具有多种优秀的特性,如像塑料一样柔韧,稳定的晶格结构使其具有良好导电性,机械强度比世界上最好的钢铁还要高100倍,所以在工业和技术领域具有多种用途,被认为是近乎完美的材料。然而,石墨烯很难生产,因此其价格昂贵。
石墨烯商业化:“逆”煮蛋器[ 06-30 08:15 ]
随着澳大利亚一家新公司的成立,石墨烯在储能设备、涂料和聚合物中的大规模应用,以及高品位石墨烯的廉价生产技术正在商业化。
石墨烯组装膜显示出比石墨膜更高的导热率[ 06-29 08:00 ]
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的和中国同济大学及上海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石墨烯组装膜,其导热率比石墨膜高60%以上。石墨烯薄膜作为电子器件和其他高功率驱动系统的新型散热材料显示出巨大的潜力。
中国科学家发明可在零下70度使用的锂电池[ 06-28 13:49 ]
中国科学家开发出一种可在零下70摄氏度条件下使用的锂电池,未来有望在地球极寒地区甚至外太空使用。
『石墨烯 分离膜』在石墨烯中使用纳米孔来分离空气[ 06-25 14:21 ]
日本信州大学和法国巴黎文理学院的科学家们在石墨烯里也发现了一种“窗户”。这种窗户被称为“纳米窗”,是由独特的石墨烯纳米孔结构构成,通过“开关”孔两侧的原子,我们可以选择性地控制让某类空气分子通过。
石墨烯新发现:科学家赋予石墨烯“磁性金”的特性[ 06-25 14:19 ]
由俄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和托木斯克国立大学科学家参加的国际研究团队对石墨烯进行了改性处理,赋予了其钴和金的特性——磁性和自旋轨道耦合,此项研究将有助于改善量子计算机。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纳米快报》杂志上。
锂电池的安全性、检测及解决方案[ 06-24 08:19 ]
近些年,由于电池安全问题引发的事故比比皆是,很多问题造成的后果触目惊心,比如震惊业界的波音787“梦幻”客机锂电池起火事件,以及SamsungGalaxy Note 7 大范围的电池起火爆炸事件,给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问题再次敲响了警钟。
固态电池——新能源电池的新战场[ 06-23 08:14 ]
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日前宣布,该国部分企业及学术机构将在未来5年内联合研发下一代电动车全固态锂电池,力争早日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产业。该项目预计总投资100亿日元,丰田、松下等23家汽车、电池和材料企业,以及京都大学、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等15家学术机构将共同参与研究,计划到2022年全面掌握全固态电池相关技术。
石墨烯重塑智能手机未来新趋势[ 06-22 09:00 ]
众所周知,石墨烯是未来新型的科技材料,那么石墨烯究竟是什么呢?石墨烯(Graphene)墨烯是从石墨材料中剥离出来、由碳原子组成的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2004年,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家安德烈·盖姆和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成功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证实它可以单独存在,两人也因此共同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固态电池仍存技术障碍,正极材料如何应对?[ 06-21 16:18 ]
固态电池技术有望解决现有液态电解质锂离子电池应用中存在的安全和寿命等问题,并有望进一步提高电池体系的能量密度。但是,固态电解质替代液态电解质的应用还存在诸多的技术障碍。一方面,固态电解质的室温电导率仍需要继续提升;另一方面,固态电解质与电极及其活性材料的界面问题导致锂离子的扩散动力学条件比液态电解质电池体系相差许多。
记录总数:3719 | 页数:186  <...1718192021222324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