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的双丰收带动了整个上下游产业链快速发展,特别是对动力电池的需求量不断攀升。由于动力电池占新能源整车制造成本大约30~40%,要使新能源汽车更具价格优势,形成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必须降低动力电池成本。而在动力电池的构成成本当中,正极材料的成本超过40%,所以如何降低正极材料的成本成为关键。


一、关于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的对比
在正极材料当中,最常用的材料有钴酸锂,锰酸锂,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目前来看,外资日韩企业等主要采用的是三元电池材料整体技术上确实领先中国企业,但是在我国市场应用上,磷酸铁锂电池相对于三元材料电池占据了上风。
但从技术领域看,对于电池路线的争议还在持续,未来唱主角的是磷酸铁锂还是三元材料电池?
从能量密度来看,三元电池确实比磷酸铁锂占据优势,以特斯拉,三星,LG为代表的外企便是采用三元材料;而磷酸铁锂电池最近几年技术进步很大,在比能量上已经能够接近三元材料电池,国内汽车巨头比亚迪便是采用磷酸铁锂材料。
从成本来看,无疑是磷酸铁锂占据优势,三元材料电池的原材料需要贵金属,价格较高,未来也很难降下来,而磷酸铁锂电池的原材料相对价格稳定,未来还有可能大幅度降低。且三元材料主要由外资供应,因而没有纳入国家的补贴范围,成本肯定比磷酸铁锂高。
从安全性来看,也是磷酸铁锂更有优势。三元材料是有镍钴锰三种聚合而成,在到达一定温度时发生分解,三元锂材料会在更低的200度左右发生分解,而磷酸铁锂材料是在800度左右。并且三元锂材料的化学反映更加剧烈,会释放氧分子,在高温作用下电解液迅速燃烧,发生连锁反应。说简单点,就是三元锂材料比磷酸铁锂材料更容易着火。
不过,磷酸铁锂电池有一个致命性的缺点,那就是低温性能较差,即使将其纳米化和碳包覆也没有解决这一问题。
二、碳酸锂的介绍和发展现状
磷酸铁锂的原材料当中,主要有草酸亚铁,氧化铁红,磷酸铁,磷酸二氢锂,磷酸二氢铵和,其中碳酸锂占据了接近30%,而碳酸锂由矿产资源提炼而成,在自然界中储量非常有限,具有极强的地域性和稀缺性,属于稀缺资源,因此在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碳酸锂资源的战略重要性显得尤为突出。

从发展趋势来看,新能源车无疑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而动力锂电池则是电动汽车的最佳选择。
三、三元材料的介绍和发展现状

目前在锂电池领域,三元材料主要是由镍钴锰三者的聚合物构成,材料中镍钴锰三种元素的比例并不确定,我们可以通过改变三种元素的比例来改善电池的性能。在过往,国内的三元一般是部分的替代钴酸锂使用领域,与锰酸锂或者钴酸锂混合用于中低端的电子消费品,与锰酸锂混合应用于中低端动力市场。但随着近年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三元材料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我们只能站在未来可以看得清的一个领域里做出判断,三元材料尽管向高镍发展,但钴未来在三元材料领域仍然大有可为,供需缺口在未来几年必将会进一步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