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收藏本站|在线留言|腾讯博客|新浪博客您好,欢迎来到凤谷官网!

凤谷

新型烧结技术突破者Regenerative furnace expert

全国咨询电话0510-88818999

更少能源更多能量
当前位置:首页 » 凤谷资讯中心 » 行业资讯 » 硅氢加成反应的控制

硅氢加成反应的控制

文章出处:江苏凤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www.fg-furnace.com责任编辑:江苏凤谷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www.fg-furnace.com人气:-发表时间:2017-09-24 10:05【

在适当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 α-烯丙基甲基封端聚醚中的C=C与含氢硅油中的Si— H基本可完全反应, 其中保持催化活性和加料速度是反应成败的关键。因为此加成反应为放热反应, 反应受物料滴加速度的影响较大, 滴加聚醚的速度太快, 会导致温度急剧升高, 如温度超过130 ℃不利于的Si— H保护, 同时在高温下烯丙基与铂长期接触可异构化成低反应构型;因此,滴加速度控制要适中, 使滴进的聚醚能有足够的时间与活化的Si— H进行加成反应, 而与聚醚一起新加进的铂催化剂在高温下继续活化Si— H,所以一般是滴加完聚醚, 反应随后完成, 反应体系即透明。

以Si— H的红外特征吸收峰消失作为反应进行完全的标志。

图1.JPG

图1为FDC-16、J-16及含氢硅油的红外光谱图。

比较J-16与FDC-16 的红外光谱图, 发现产物中发生在2 965 ~ 2 868 cm-1 (υC—H, — CH3 和— CH2 — )处的伸缩振动吸收峰,表明聚醚链段的存在, 发生在1 261 cm-1 、(δC— H, Si— CH3 )、1 102 ~ 1 675px-1 (υSi—O) 和804 cm-1 (υSi— C, Si— CH3 , Si—CH2— )处由聚二甲基硅氧烷链段所发生的四组特征吸收峰, 说明了[ (CH3)2 SiO] n的存在, 其中1 102 ~ 1 027 cm-1处的双肩峰, 由于Si— O—Si与C— O— C的重叠使峰变宽, 更证实了聚醚改性聚硅氧烷的形成。

比较J-16与含氢硅油的红外光谱图, 发现发生在2 869 cm-1 (m, υC— H)处的吸收峰明显增强, 表明分子中所含的亚甲基数目增多, 而在2 156 cm-1处的Si— H吸收已基本消失, 表明含氢硅油反应完全, 生成了聚醚改性聚硅氧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