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收藏本站|在线留言|腾讯博客|新浪博客您好,欢迎来到凤谷官网!

凤谷

新型烧结技术突破者Regenerative furnace expert

全国咨询电话0510-88818999
180-5158-2312

更少能源更多能量

联系凤谷Contact

咨询热线:0510-88818999

传真:0510-81181515

邮箱:wxfggyl@163.com

地址:无锡市惠山经济开发区智慧路33号华清创意园1栋6楼

烧钢操作的优化——采用正确的操作方法[ 08-29 08:15 ]
正确的操作是实现加热炉高产、优质、低耗的重要条件。在过去多年的生产实践中,人们总结出了不少好的操作经验。“三勤”操作法就是比较成熟的操作方法。一个优秀的加热工应该十分认真地执行三勤操作法。所谓“三勤”就是勤检查、勤联系、勤调整。勤检查就是要经常检查炉内钢坯运行情况,注意观察燃料发热量波动情况,燃烧状况以及各段炉温和炉膛压力变化,来正确判断炉内供热量及其分配是否合理,判断钢坯在各段内的加热程度;经常检查冷却水的水压、水量、水温及水质变化,掌握生产情况,并及早发现未来可能
烧钢操作的优化——合理地控制、调整炉温[ 08-29 08:10 ]
在操作加热炉的过程中,合理地控制加热炉的温度,并且随生产的变化及时地进行调整是加热工必须掌握的一种技巧。一般加热炉的炉温制度是根据坯料的参数、坯料的材质来制定的,而炉膛内的温度分布,预热段、加热段和均热段的温度,又是根据钢的加热特性来制定的;加热时间是根据坯料的规格、炉膛温度的分布情况来确定的。一般对于含碳量较低、加热性能较好的钢种,加热温度就比较高,但随着钢的含碳量的增加,钢对温度的敏感性也增强,钢的加热温度也就越来越低。如何合理对钢料进行加热,怎样组织火焰,并且能使燃料的消耗降低,就是一个技巧上的问题。炉温过高
烧钢操作的优化——炉压控制[ 08-29 08:05 ]
炉压的控制是很重要的。炉压大小及分布对炉内火焰形状、温度分布以及炉内气氛等均有影响。炉压制度也是影响钢坯加热速度、加热质量以及燃料利用好坏的一个重要因素。例如某些炉子加热时由于炉压过高造成烧嘴回火,而不能正常使用。当炉内为负压时,会从炉门及各种孔洞吸入很多的冷空气,吸入的冷空气相当于增加了空气消耗系数,会导致烟气量的增加,更为严重的是由于冷空气紧贴在钢坯表面严重恶化了炉气、炉壁对钢的传热条件,降低了钢温和炉温,延长加热时间,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燃料消耗。据计算,当炉温为1300℃,炉膛压力为-10Pa时,直径为100m
烧钢操作的优化—合理控制钢温[ 08-28 08:20 ]
按加热温度制度要求,正确控制钢的加热温度,同时还要保证钢坯沿长度和断面上温差小,温度均匀。过高的钢温,增加单位热耗,造成能源浪费,氧化烧损增加,容易造成加热缺陷和粘钢,但钢温过低,也会增加轧制电力消耗,容易造成轧制设备事故,因此应合理控制钢温。在加热段末端与均热段,钢温与炉温一般来说相差50~100℃,怎样正确地控制钢温以满足轧制的需要呢?对于不同的钢种,加热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对于普碳钢来讲,轧制时钢温的要求不太严格,由于普碳钢的热塑性较好,轧制温度的范围较宽,生产中即使遇到了钢温不均或钢温较低的情况,也可继续轧制
烧钢操作的优化——合理控制热负荷[ 08-28 08:15 ]
在加热操作时,应根据其炉子的生产变化情况调节热负荷,使其控制在最佳的单耗的水平,这样对加热质量、炉体寿命、能源消耗均有利。冶金部《关于轧钢加热炉节约燃料的若干规定》中规定“操作规程中应规定加热不同品种规格坯料和不同轧机产量的经济热负荷制度,做到不往炉内供入多余的燃料”。目前,加热炉的热耗比较高,主要是在低产或不正常生产时没有严格控制好往炉内供入的燃料所造成的。在低产或不正常生产时还必须充分注意调节好炉子各段的燃料分配。理想的温度制度是三段式温度制度(即预热、加热、均热),均热段比加热段炉温低
烧钢操作的优化——正确的组织燃料燃烧[ 08-28 08:10 ]
正确地组织燃料燃烧就是保持炉内燃料完全燃烧。燃料入炉后如能立即完全燃烧,将会有效地提高炉温,并能增加炉子生产率,降低燃料单耗,这对满足增产节能这两方面的要求,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操作上来讲,正确地组织燃料的燃烧,有很多工作要做,如以前所述对燃料使用性能的了解;对风温、风压的控制都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燃烧器的安装、使用、维护保养对燃料燃烧情况的好坏都有很大的影响。在以上因素合理控制的基础上,燃料与空气的配比是影响燃烧和燃料节约的主要问题。从节约燃料的观点出发,在保证燃料完全燃烧的条件下,在炉子操作中应尽可能地降低空气
燃气加热炉的停炉操作[ 08-28 08:05 ]
正常状态下停炉的操作程序停煤气前,首先与调度、煤气站联系,说明停煤气原因及时间,并通知仪表工。停煤气前应由生产调度组织协调好吹扫煤气管道用蒸汽,蒸汽压力不得低于0.2MPa。停煤气前加热班工长、看火工及有关人员必须到达现场,从指挥到操作,分配好各自职责。专职或兼职安全员应携带“煤气报警器”做好现场监督。负责操作的人员备好氧气呼吸器。按先关烧嘴前煤气阀门,后关空气阀门顺序逐个关闭全部烧嘴。(注意:风阀不得关死,应保持少量空气送入,防止烧坏烧嘴。)关闭煤气管道两个总开关,打开总开闭器之间的放散管
正常状态下的煤气操作和换热器的操作[ 08-27 08:20 ]
正常状态下的煤气操作接班后借助“煤气报警器”对煤气系统,尤其是嘴前煤气阀门、法兰连接处等认真巡视检查,如发现煤气泄漏等现象,立即报告上级有关单位或人员,并采取紧急措施。煤气系统检查严禁单人进行,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处。。仪表室内与煤气厂煤气加压站的直通电话应保持良好工作状态,发现故障立即通知厂调度室。看火工应按规定认真填写岗位记录。当煤气压力低于2000Pa时,应关闭部分烧嘴,当煤气低压报警(1000Pa)时,应立即通知调度和加压站,并做好煤气保压准备。发现烧嘴与烧嘴砖接缝处有漏火现象,应立即
燃气加热炉的换向燃烧操作[ 08-27 08:15 ]
若为蓄热式加热炉,某厂换向燃烧操作步骤如下:当均热段炉温升到800℃以上时,才可以启动蓄热式燃烧系统换向操作。打开压缩空气用冷却水,启动空压机来调整压力(管道送气直接调整压力),稳定工作在0.6~0.8MPa,打开换向阀操作箱门板,合上内部电源空开,系统即启动完毕。系统启动后,将手动、自动按钮都旋至手动状态。启动引风机,延迟15s后,徐徐打开引风机前调节阀开启度为30%。将空气流量调节装置打到“自动”方式。参考热值仪数据,确定空燃比,调整燃烧状态为最佳。空燃比一般波动在0.7~0.9,可通过
送煤气前的准备和煤气操作[ 08-27 08:10 ]
送煤气前的准备送煤气之前本班工长、看火工及有关人员到达现场。要检查煤气系统和各种阀门、管件及法兰处的密封性,检查冷凝水的排出口是否正常安全,排出口处冒气泡为正常。检查蒸汽吹扫阀门(注意冬季期间不得冻结)是否完好,蒸汽压力是否满足吹扫要求(压力≥0.2MPa)。准备好氧气的呼吸器、火把(冷炉点火)、取样筒等。通知与点火无关人员远离加热炉现场及上空。通知调度、煤气加压站,均得到允许后方可送煤气。通知仪表工、汽化站及电、钳工等。送煤气操作向炉前煤气管道送煤气前,炉内严禁有人作业。烧嘴前煤气阀门、供风阀门关闭严密,关
燃气炉的升温操作[ 08-27 08:05 ]
在炉膛温度达到800℃前时,可启动炉子的一侧边烧嘴供热,并且定期更换为另一边供热。不供热的一边,一组或某个烧嘴的煤气快速切断阀,空煤气手动阀门都处于关闭状态。四通阀处于供风状态。排烟阀会处于关闭的状态,排烟机启动。用风量小时,必须适当关小风机入口调节阀的开口度,严禁出现风机“喘振”现象的发生。当要求某一边或某一组烧嘴供热时,先要打开煤气快速切断阀(在仪表室控制),然后打开嘴前手动空气阀,再打开嘴前煤气手动阀,调节其开启度在30%,稳定火焰。根据炉子升温速度要求逐渐开大空煤气手动阀门来加大烧嘴
推钢炉在出钢异常情况的判断与处理[ 08-26 08:20 ]
出钢异常情况的判断与处理凡是不能及时按要求出钢或不能正常输送到轧前辊道上时,都应视为出钢异常情况。这些异常往往是事故先兆或伴生现象,如能及时做出准确判断,迅速妥善处理,就可避免一些事故的发生。炉内的掉钢、拱钢、卡钢及混钢事故,常常都最先在出钢过程中暴露出来。A 炉内拱钢、掉钢、粘钢、碰头的判断对于端进端出推钢式连续加热炉,推钢机行程达到1.5倍出料宽度而出钢信号依然亮着时,说明炉内有异常情况,应立即到炉尾观察。如果从炉尾钢坯上表面看去,整排料基本呈平面排料,说明未发生拱钢事故。如果从炉尾看,两排料前沿距出料端墙有十
推钢加热炉的出钢操作[ 08-26 08:15 ]
作业前准备出钢工在上岗作业前,除认真进行交接班,检查设备状况,了解一般生产情况外,要侧重了解炉内钢种、规格及其分布和钢温等情况,熟悉当班作业计划,掌握加热炉的状况,准备好撬棍等工具。出钢操作A出钢操作(1)要钢要贯彻按炉送钢制度,本着均匀出钢的原则,各炉各排料交替出钢。一般应按照装炉单重的顺序,各排料同一规格的都出完后,才可要下一个规格的料。当遇炉子出现事故等特殊情况,绝不允许切断正在轧制钢种尾号而直接出下一炉炉号的钢。如遇特殊情况,也要及时征得检查人员的同意方可断号。(2)当轧机正常出钢信号灯亮时,应及时出钢。出
推钢加热炉的推钢操作[ 08-26 08:10 ]
作业前的准备推钢工在上岗前应按要求进行对口交接班,重点了解炉内滑道情况,炉内钢坯规格、数量、分布情况,核对交班料与平衡卡及记号板上的记录是否一致,有无混钢迹象,检查推钢机、出炉辊道、炉门及控制器、电锁、信号灯等是否灵活可靠。如有问题应设法解决,对较大问题要立即向有关领导汇报,并同上班人员一起查明原因,妥善处理。推钢操作接到出钢工出钢的信号,推钢工应立即开动推钢机推动钢坯缓缓向前(炉头方向)运行,动作要准确、迅速,待要钢信号消失后,迅速将控制器拉杆至零位。若是步进式加热炉,则由液压站操作台控制步进梁的正循环、逆循环、
钢件装出炉操作[ 08-26 08:05 ]
装炉操作装炉是钢坯加热的第一项操作,它对加热质量及产量均有重大影响,因此应当认真按操作规程及标准化作业程序进行。装炉前的准备工作(1)装炉工在上岗作业前,除认真进行接班检查设备状况外,要利用换辊短暂的时间为当班作业做好充分准备,如准备装炉工具钢绳、小吊钩、撬棍,准备隔号砖,检查疏通辊道下铁皮槽等。(2)吊具如不合格,应立即更换。对新领的吊具,特别是小钩也应按规定逐一仔细检查,不合格的不能使用。(3)根据当班生产需要量,将废耐火砖加工成隔号砖,并放置在取用方便不影响行走的部位。(4)在疏通地沟时,切不可跨越辊道,更不
烘炉时应注意的事项[ 08-25 08:20 ]
(1)烘炉曲线中在150℃、350℃、600℃都需要保温,这三个温度有时掌握烘炉操作不当就会使砌体遭受破坏。在烘炉时要注意在l50℃时保温一个阶段以排出泥浆中的水分,在350~400℃缓慢升温以使结晶水析出,在600~650℃时需要保温一段时间,以保持黏土砖的游离SiO2结晶变态,在1100~1200℃时要注意黏土砖的残存收缩。烘炉时间大致为:小修1~2天,中修3~4天,大修或新炉5~6天或更长一些。(2)烘炉的温度上升情况,应基本符合烘炉曲线表的规定。温度的上升不应有显著的波动,也不应太快,否则将产生不均匀膨胀,
烘炉操作程序[ 08-25 08:15 ]
(1)首先进炉内检查炉膛内有无杂物,如有进行清理。(2)检查炉顶的密封情况,如有空隙,采用灌浆法进行封闭。(3)检查炉砌体的垂直度,如发现垂直度不合格,则应停止所有工作,重新拆砌。(4)检查炉内的汽化管是否全部包扎。(5)检查测温元件的安装情况,确认烘炉开始后才能有正确的炉温反馈。(6)检查炉门及烟闸的活动是否自如。(7)烟道内杂物清理是否完全彻底及换热器的通畅程序。(8)炉内水冷件送水,检查水管是否堵塞。(9)汽化冷却系统是否合乎要求。(10)风机、推钢机试车是否正常。(11)与仪表工联系温度显示系统是否进行校验
烘炉制度[ 08-25 08:10 ]
为了在烘烤时排除砌体中的附着水分、耐火材料中的结晶水和完成耐火材料的某些组织转变,增加砌体的强度而不剥落和破坏,制定出烘烤升温速度、加热温度和在各种温度的保温时间,即温度-时间曲线,称为烘炉曲线。当然在烘炉过程中想使炉温控制完全符合于理想的烘炉曲线是很困难的,实际炉温控制总会有波动,但不应偏离烘炉曲线太远,否则可能产生烘炉事故。制定烘炉曲线必须根据炉子砌体自然干燥情况、炉子大小、炉墙厚度与结构、耐火材料的性质等具体条件来定。连续式加热炉在热修或凉炉两天之内时,可按照热修烘炉制度烘炉,热修烘炉可直接用上烧嘴烘炉,在炉
烘炉前准备和烘炉材料[ 08-25 08:05 ]
烘炉前的准备工作在烘炉之前必须对炉子各部分进行仔细检查,并纠正建筑缺陷,在确认合格并经验收,清扫干净后才能点火。因此,在烘炉点火前必须做好下面的准备工作:(1)清除碎砖,拆去建筑材料及所有拱架。(2)检查砌体的正确程度,砌缝的大小及泥浆的填满情况。这些工作应在砌砖过程中进行;检查炉子砌体各部分的膨胀缝是否符合要求,因为在烘炉过程中往往会因膨胀缝不合适而使炉子遭到严重破坏;检查砖缝的布置,不允许有直通缝,应特别注意砌砖的错缝和砖缝厚度,检查每层的水平度及炉墙的垂直度。(3)应作机械设备的试车和试验,确保运转无误。鼓风
加热钢件的加热制度[ 08-24 08:20 ]
所谓加热制度是指在保证实现加热条件的要求下所采取的加热方法。具体的说,加热制度包括温度制度和供热制度两个方面。对连续式加热炉来说,温度制度是指炉内各段的温度分布。所谓供热制度,对连续加热炉是指炉内各段的供热分配。从加热工艺的角度来看,温度制度是基本的,供热制度是保证实现温度制度的条件,一般加热炉操作规程上规定的都是温度制度。具体的温度制度不仅决定于钢种、钢坯的形状尺寸、装炉条件,而且依炉型而异。加热炉的温度制度大体分为:一段式加热制度、两段式加热制度、三段式及多段式加热制度。这里重点介绍三段式加热制度。三段式加热制
记录总数:3643 | 页数:183  <...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